“医生,我的病能治愈吗?”癌症患者确诊后,往往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问题。好消息是,根据我国癌症中心2020年度工作报告显示,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.9%上升到目前的40.5%。这个数据意味着,越来越多癌症患者正在走向临床治愈。不同癌种的恶性程度是不同的,直接导致治愈率的天壤之别。比如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极低,在早期发现并经过规范治疗后,五年生存率可高达 90%以上,许多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,长期生存且生活质量良好。另外癌种如前列腺癌、乳腺癌、膀胱癌等的生存率也比较高。癌症分期更是影响治愈率的关键因素。早期癌症病灶小、侵犯深度低、局限于原发部位,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完整切除,配合必要的术后辅助治疗,可以彻底治愈。比如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、早期胃肠癌、早期乳腺癌、早期宫颈癌等等,临床治愈率非常高。规范治疗是癌症患者提升五年生存率最好的方法。癌症的治疗手段丰富多样,包括手术、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。正确且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,对提高治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特别是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新疗法的出现,给一些晚期难愈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机会,也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,助力长期生存。健康的生活习惯,如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规律作息等,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体质,提高免疫力,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,从而改善预后。保证患者营养充足、全面、均衡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的新鲜蔬菜水果、全谷物以及优质蛋白质食物;减少高糖、高脂肪、高盐及加工肉类食品的过量摄入,可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,促进身体恢复。
适度的运动锻炼,如散步、慢跑、瑜伽、太极拳等,可以改善心肺功能,增强肌肉力量,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,还可以放松身心,改善睡眠,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。
良好的作息能够保证身体各器官组织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,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。癌症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优质的睡眠质量,如果存在睡眠障碍,应及时调整,减少睡眠问题对治疗和康复的影响。
患者的情绪、态度也属于“自愈力”的组成部分,情绪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。有研究显示,心理因素对人体内分泌和脑神经介质有影响,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力。越是心态积极的患者,治疗的效果往往会比较好。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,患者治疗后免疫力都会遭受损伤,尽快调理改善免疫,有助于增强体质、减轻不适症状、促进健康恢复。提高免疫力的方法,主要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包括健康饮食、规律作息、科学运动等,促进免疫细胞的修复与生成,调节免疫平衡,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与抵抗力,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