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,取得良好效果
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,其症状多样,且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,容易被忽视。
然而,当我们在上厕所时注意到一些微妙的提示,可能就是肠道息肉在向我们发出警告。
肠息肉是怎么来的?
肠道息肉,顾名思义,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。虽然大多数肠道息肉是良性的,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,部分息肉可能会逐渐增大,甚至发生癌变。
肠道里长了息肉,上厕所时会有5个提示
1.便血
这是肠道息肉最常见的症状之一。当息肉表面的血管破裂时,血液会进入肠道,与粪便混合或覆盖在粪便表面。
便血的颜色一般呈鲜红色,有时也可能是暗红色或黑色。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所有便血都意味着肠道息肉,痔疮、肛裂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便血。
但如果便血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2.排便习惯改变
肠道息肉可能会影响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,导致排便习惯的改变,这包括便秘、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。
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、大便变细、稀水样便等症状。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息肉压迫粪便或刺激肠道神经末梢引起的。
3.腹痛
当息肉生长到一定体积时,可能会对肠道壁产生压力或刺激,引起腹部不适或疼痛。
这种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,有时可能表现为绞痛,且疼痛位置多位于中腹部或脐周。如果腹痛持续存在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4.息肉脱垂
对于靠近肛门的息肉,排便时可能会因用力而脱垂出肛门外。虽然息肉通常可自行返回,但频繁脱垂可能影响生活质量,并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。
5.肠梗阻
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或者数量较多,可能会堵塞肠道,导致肠梗阻。此时患者会出现腹痛、腹胀、呕吐、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。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