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到一个研究,着实吓了一跳:经常在外吃饭的人,比自己在家做饭的人,寿命可能更短!吃,可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大事啊,但怎么吃?吃什么?真是太有讲究了。
爱荷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就进行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,结果显示:经常在外就餐的人群,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49%,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上升了18%,癌症死亡风险更是激增了67%。此外,外食族还面临着严重的肥胖问题。也就是说,经常在外吃饭的人,不仅更容易生病,而且寿命也可能缩短。经常在外面吃饭的你,是否常感口渴、口干?这背后,往往是食物中过多的盐分和添加剂在作祟。长期摄入高盐食物,不仅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,还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。同时,外食往往难以保证营养均衡,食物比例不合理,缺乏足够的蔬菜、水果和全谷物,而富含脂肪的食物则往往过量。这样的饮食结构,无疑为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隐患。相比之下,那些乐于在家烹饪的人,则享受着更健康的生活方式。研究表明,每周下厨5次以上的人,全因死亡风险可降低50%。在家烹饪,意味着可以更好地控制食材的新鲜度、烹饪方式和调味品的用量,从而确保饮食的健康与营养。当然,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,完全避免外食并不现实。那么,如何在享受外食便利的同时,兼顾健康呢?有几点建议:1.选择有品质保证的餐馆:优先考虑卫生条件好、食材新鲜且来源可靠的餐厅。2.注重食物搭配:尽量选择包含蔬菜、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平衡餐点,避免过多油炸和高糖食品。3.适量点餐,避免浪费:控制食量,避免过量摄入热量。4.多喝水,少喝含糖饮料:保持身体水分平衡,减少糖分摄入。5.偶尔下厨,平衡外食:即便再忙,也尽量每周安排几次在家烹饪,让健康饮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